世界睡眠日丨3亿人都在失眠?这份科学睡眠指南请收好!
2025年3月21日是第25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优先之选”。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为48.5%,超3亿人有睡眠障碍。如今,睡眠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拥有健康的睡眠?
自测
这三个信号说明你“失眠”了!
重钢总医院耳鼻咽喉科龙辉表示,失眠并非简单的“睡不着觉”,国际睡眠障碍分类将其定义为:持续存在的入睡困难(超过30分钟)、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2次)或早醒,并导致日间功能障碍的状态。具体表现为:
1.入睡困难:上床关灯后超过30分钟仍无法入睡;
2.睡眠连续性中断:夜间醒来后超过30分钟无法再次入睡;
3.早醒:睡眠时长不足6.5小时,且早醒超过半小时。
长期失眠会导致疲劳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易怒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伴随头痛、心慌、尿频等躯体反应。
助眠法则
你“会”好好睡觉吗?
北京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主任韩芳表示,面对睡眠问题,不能盲目依赖安眠药或短期手段,关键是找出根本原因,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从生活习惯、环境优化到医学干预等多方面综合管理,才是改善睡眠质量的“密码”。
一、重塑生物钟节律
• 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哪怕是周末,也别过度补觉,这样才能维持稳定的生物钟节律。例如,每晚 10 点半上床,早上 6 点半起床,长期坚持,让身体适应这个节奏。
• 减少临睡前的电子设备使用: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延迟入睡时间。建议睡前 1 小时就别再碰电子屏幕啦。可以在睡前看看纸质书,放松一下身心。
• 避免咖啡因和酒精的干扰:下午和晚上要少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酒精虽能让人短时间困倦,但会破坏睡眠结构,导致更容易早醒。所以晚上还是喝点温牛奶,更有助于睡眠哦。
二、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 控制卧室光线和噪音:黑暗环境利于褪黑素分泌,不妨使用遮光窗帘降低房间亮度。要是周围噪音大,可使用耳塞或白噪音设备,让自己在安静的氛围中入睡。
• 调整适宜的睡眠温度:一般来说,18 - 22℃的室温有助于入睡。再根据个人舒适度选好床垫和枕头,就能为睡眠“加分”不少。
• 将卧室专用于睡眠:尽量别在床上工作、看剧,让床只和睡眠产生关联,这样一上床,身体就知道该休息啦。
三、破除入睡压力,不是“必须早睡”
睡眠障碍和情绪关系密切,要纠正“必须早睡”这种强迫观念,允许自己偶尔失眠,减轻入睡压力。
四、针对睡眠障碍采取个性化干预
对于长期受睡眠问题折磨的人,别一味依赖安眠药,要寻求科学方法干预。
• 认知行为治疗:对于长期失眠患者,认知行为治疗是有效的非药物疗法之一。它通过调整患者睡眠认知和行为习惯,帮助建立健康睡眠模式。
• 医学干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可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防止夜间呼吸暂停。症状较轻的患者,通过减重、调整睡姿等方式也能改善症状。
• 合理使用睡眠辅助产品:褪黑素作为常见助眠补充剂,在短期调整时差、帮助轻度睡眠障碍患者入睡方面有一定效果,但别长期依赖。使用任何助眠产品前,都要咨询医生专业建议。
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网、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