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加强公众对营养重要性的认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冯长艳呼吁大众多吃奶类和大豆,避免过多摄入烹调油,倡导提高膳食质量,降低肥胖和慢性病发生发展,并打造抗癌体质的饮食指南。
肿瘤“饿不死”
常见营养误区需警惕
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营养支持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由于肿瘤本身及治疗手段的影响,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减退、营养不良等问题。冯长艳强调,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不仅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还能防止营养不良及肿瘤恶液质的发生。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肿瘤患者却陷入了饮食误区。
“饿死肿瘤”就是肿瘤患者常见的营养误区之一。冯长艳表示,肿瘤患者通过简单的少吃或不吃并不能治疗肿瘤,更不能阻止肿瘤的快速生长。肿瘤就像人体内的“八爪鱼”,从丰富的血管和周围组织汲取生长必需的营养。即便患者不吃或少吃,肿瘤也要“吃”,反而只会让患者更加虚弱。
冯长艳还指出了肿瘤患者在营养摄入方面的其他常见误区。她提醒,许多患者错误地认为某些食物会促进肿瘤生长,从而盲目忌口。实际上,科学合理的饮食才是对抗肿瘤的有力“武器”。另外,过分依赖保健品而忽视正常饮食也是不可取的。冯医师建议,患者在选择营养品时应咨询专业医生,避免盲目跟风。
奶豆添营养 少油更健康
打造抗癌体质遵从“三高一低”
那么,如何通过饮食来培养抗癌体质呢?冯长艳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她提倡肿瘤患者应该依照“三高一低”的饮食原则,即高蛋白、高能量、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
其中,奶及奶制品和大豆及其制品可为肿瘤患者提供优质蛋白质,是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来源。然而,许多肿瘤患者会陷入误区,认为牛奶会导致癌症的复发,并认为大豆含有激素,乳腺癌患者不能吃。对此,冯长艳表示,没有研究表明牛奶会促进癌症复发,适量饮用牛奶是对抗肿瘤消耗的好方法。对于乳腺癌患者不能吃豆制品的误区,她表示,食用大豆类食物反而具有降低癌症发病风险的作用,尤其对于乳腺癌等雌激素相关性肿瘤患者益处更大,因为大豆类食物中独有的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可以对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进行双向调节。
另外,“三高一低”饮食原则中的“高脂肪”不代表肿瘤患者就可以无限制地摄入油脂。冯长艳表示,肿瘤患者可食“高脂肪”食物和“少油”的膳食指南建议并不冲突。肿瘤患者应有选择地摄入油脂,尽量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癌症患者提高免疫力,减轻炎性与应激反应,而饱和脂肪酸则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菜籽油、玉米油、核桃油、大豆油、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火麻油、亚麻油、山茶油、橄榄油等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在烹饪时可作为用油选择。
“但是我们不建议肿瘤患者长期吃单一的一种植物油,可以各种植物油换着吃,摄入不同种类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健康更有帮助。”冯长艳说。
(文/项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