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不少孩子因呼吸道感染引发肺炎,让家长特别揪心。当儿童被诊断为小儿肺炎时,家长们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并科学护理。

什么是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它是指肺部的实质组织发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有时也可能由其他微生物或非感染性因素导致。在儿童群体中,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相对较高,对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而言更危险,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较弱。
小儿肺炎的症状因年龄、病原体以及个体差异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可能伴有痰液)、呼吸急促、胸部不适,婴幼儿可能表现出哭闹不安、拒食、喘息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紫、脉搏加速等危急信号,这要求家长立即就医。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儿童可能表现出不典型的症状,如食欲减退、嗜睡、面色苍白等,因此,当儿童出现任何不寻常的健康状况时,家长应保持警惕,及时寻求专业医疗评估。
小儿肺炎的护理要点
1.识别病情变化。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可能的恶化迹象。除了常规的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家长还需留意呼吸频率的变化。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婴幼儿每分钟呼吸次数在40~60次,学龄前儿童为20~40次。如发现儿童呼吸频率显著增加,或呼吸变得异常深重,甚至出现口唇、指甲发紫,这可能是氧气供应不足的紧急信号,须立即就医。
2.正确用药。遵循医生的处方,正确给儿童用药是治疗小儿肺炎的关键。家长应确保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即使儿童感觉好转,也不能自行停药,以免病原体未被完全清除,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同时,对于退热药、止咳药的使用,家长也应遵医嘱,避免过度依赖药物,保持观察儿童的反应。
3.注意居家护理。为了促进儿童的康复,家长需要提供一个适宜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以减少病菌的滋生。确保室内湿度在40%至60%之间,有利于痰液的排出。除此之外,家长还要为儿童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煮熟的蔬菜、瘦肉、鱼类和水果,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这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免疫力,促进身体修复。
4.促进痰液排出。对于咳嗽有痰的患儿,鼓励他们进行有效咳嗽,帮助痰液排出是很重要的。对于不会咳嗽的婴儿,家长可以轻轻拍打婴儿的背部,促进痰液松动,必要时使用吸痰器协助排出。同时,家长还应保持患儿鼻腔清洁,防止鼻塞影响呼吸。
5.保持水分充足。确保儿童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避免冷饮,保持咽喉湿润,有助于稀释痰液,减轻咳嗽症状。如果儿童因为咳嗽而饮水困难,可以尝试给予温热的液体,如温开水、淡盐水或米汤,以避免刺激咽喉。
6.个人与家庭卫生。在治疗期间,家长和家庭成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患儿前后。在公共场合或医院就诊时,佩戴口罩,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儿童的衣物、玩具和常接触的物品应定期清洁消毒,保持居家环境清洁。
7.适度活动与休息。在儿童的病情允许下,鼓励他们进行适量的活动,如室内散步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也有利于精神状态的稳定。
8.定期监测体温。家长应每天数次监测儿童的体温,记录变化,一旦发现体温升高或持续不退,及时联系医生,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体温监测也是发现并发症的一个重要指标。
总之,家长在儿童患小儿肺炎期间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从识别病情变化到实施恰当的护理,都需要细心和耐心。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保持良好的家庭护理,将有助于儿童更快地康复。此外,及时的预防和有效的护理对于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资讯)
(文/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博白镇城厢卫生院 庞华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