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气温升高,人体容易心烦气躁、血压波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曾经有过脑卒中病史的老年人,要注意预防脑卒中发作,一旦出现“言语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等卒中症状,应尽早到医院就医。
发生脑卒中需及时救治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杨清武教授介绍,脑卒中已成为临床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其中,脑梗塞占脑卒中的70%至80%。而急性脑梗塞是一种致残致死率高达90%以上的疾病,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情凶险,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人常常死亡或遗留终生残疾。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溶解动脉血管内的新鲜血栓而使血管再通,部分或完全恢复脑组织血流灌注,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脑细胞的死亡,达到减轻神经功能损害、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在发病4.5小时内实施静脉溶栓,24小时内评估后动脉取栓,是脑卒中急性期救治的主要手段。但临床患者仍缺乏发生卒中需要及时就医的情况,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发现脑卒中征兆立即就医
“夏季,老年人容易发生脑卒中,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曾经有过脑卒中病史的老年人要引起重视。”杨清武说,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夏季天气炎热容易诱发血管扩张、血压波动,猛吹空调、喝冷饮易刺激血管剧烈收缩,骤冷骤热还易导致脑血管破裂。二是,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出现情绪烦躁不安,人体内应激反应增强,导致脑卒中发作。三是,天热人体水分大量蒸发,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流减慢,极易形成血栓、诱发脑梗死。四是,夏季人体睡眠休息不良、饮食紊乱等,易致体内激素释放水平改变,刺激血管收缩,诱发血管病变。此外,糖尿病患者可因血糖增高刺激血管内皮组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加重,诱发脑卒中发作。
不过,脑卒中发病前期是有征兆的,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说话不清或无法说话、微笑不能,或一侧面部表情不正常、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或活动不能,就要快速地送往有溶栓条件的医院救治,发病后若能早一分钟溶栓、取栓,就能大大降低终身残疾的可能性。(资讯)
( 文/曾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