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女网 > 健康科普

38岁网红“阿根廷奇娜”猝逝!医生警示:低血糖或比糖尿病更凶险

来源:健康人报 向娇 2025-04-22 16:20 浏览量:

提到血糖异常,人们都知道糖尿病。但低血糖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小觑。日前,38岁的网红“阿根廷奇娜”因突发低血糖离世,让人唏嘘不已。许多人不敢相信,这看似“寻常”的低血糖竟能夺走一条生命。

1745294511646.jpg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邓武权教授指出,低血糖的危害性常被低估,严重时可能引发不可逆损伤甚至致命,科学认知与及时干预尤为重要。

糖尿病、空腹运动,都可能诱发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值的病理状态。邓武权教授介绍,健康人空腹血糖低于2.8mmol/L或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即属低血糖范畴。其成因复杂多样,既可能源于糖尿病治疗药物过量、胰岛素分泌异常等病理因素,也可能由饮食不规律、空腹运动、酗酒等生活习惯引发。

因此,低血糖高危人群常见于以下几类。一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早期可能会出现低血糖;接受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因药物作用导致血糖调节能力下降,也容易出现低血糖。二是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因营养吸收障碍,肝肾功能不全者因糖原储备与代谢异常,也属于高危群体。此外,高强度运动人群、长期节食减肥者、孕妇、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均可能因能量消耗与摄入失衡而陷入低血糖危机。

来得快、症状猛,不及时处理会要命

“低血糖,来得快、症状猛,不及时处理真的会要命。”邓武权教授指出,低血糖带来的风险远超短暂眩晕这般表象。其初期症状如心悸、手抖、冷汗等属于交感神经兴奋反应,若未及时补充糖分,将进展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意识模糊、行为异常甚至癫痫发作。

当血糖降至1.5mmol/L以下,脑细胞开始不可逆死亡,持续6小时以上的深度低血糖致死率可达80%。夜间低血糖更危险,睡眠状态可能掩盖早期症状,导致患者直接进入昏迷阶段。尤其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较久的患者因神经受损,容易出现无症状低血糖,引发猝死。此外,有些人频发低血糖,可能是肺癌、胰岛细胞瘤等肿瘤引起的,需要找医生鉴别清楚。因此,人们需破除“低血糖不是大病”的认知误区。

防范低血糖,不仅仅是随身带颗糖

邓武权教授表示,对于低血糖的防范,需建立“三级预防”体系。

首先是基础预防,规律饮食,避免空腹运动、饮酒,糖尿病患者个性化调整用药方案等措施至关重要。易发低血糖人群外出时,随身携带奶糖、果汁等速效碳水化合物,配备饼干、面包等长效供能食品。健身人群运动前后进行血糖监测,中等强度运动每30分钟需补充含糖饮品,高强度运动需提前2小时摄入复合碳水化合物。

其次是症状识别,除典型症状外,个性差异可能导致表现不同,部分患者可能仅出现注意力涣散、视物模糊等非特异性征兆。

最后是紧急处置。若发生低血糖疑似症状,意识清醒者可以自主进食补充碳水化合物。需提醒的是,最好15分钟内摄入15克-20克单糖,避免摄入过量的糖。如果已经昏迷或者无法进食,需紧急送医进行输液或者肌注胰高血糖素来纠正血糖。即便低血糖得到缓解了,仍需进一步排查原因,纠正各种危险因素,避免再次发生低血糖。

指导专家

微信图片_20250422133948.png

 (文/向娇)




推荐
1
最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