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女网 > 她们

读书月 | 读《山河爽朗》,山川河流、街巷烟火,皆是热爱

来源:新女报 李鳗亿 2025-04-23 13:51 浏览量:

编者按

在全民阅读热潮的大背景下,重庆女性作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成为城市文学的重要力量。

2025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在这个4月,新女报聚焦“她力量”,联合多家出版社、多位女作家与读者,通过“读者共读——作家对话——文化消费”,点亮城市的阅读之光。

让我们以书为媒,看见重庆女性的思想光芒。这不仅是一次阅读推广,更是一场城市文化的共谋。

往期分享:

读书月 | 《生孩子与开盲盒》:盲盒隐喻的辩证与生命成长的可能(点击查看)

读书月 | 《访古记:一个人周末博物志》:寻古即寻心(点击查看)

吴景娅

中国作协会员,重庆作协主席团成员、散文创委会主任,重庆散文学会副会长,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已出版《镜中》《与谁共赴结局》《美人铺天盖地》《温柔的西部》《山河爽朗》等散文集和长篇小说《男根山》等作品。曾获重庆首届散文大奖,重庆文学奖(散文杂文类)优秀奖,中国西部第一届、二届散文奖,第四届中国冰心散文奖。

“她”的书

书名:《山河爽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有人说,世间有大江的地方,难有大山。有大江大山的地方,难建大城。大江大山大城,三者皆有的地方,那里的人活着是战无不胜的鹰隼,死去会是魂灵不散的大鱼……”这是知名散文家吴景娅《山河爽朗》中的句子,其中饱含作者对故乡重庆的炽热情感。

在《山河爽朗》中,吴景娅用饱满的激情和美丽的文字,对重庆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抒怀,揭示了重庆这座城的生命力和魅力之所在,并在对故乡点滴的发现、深情的讴歌中找寻到重庆城与重庆人生长的依据以及灵魂栖居的自在。不管你对重庆是熟悉还是陌生,在作者笔下,你都能感受到重庆的精神和文化。

这样一本写给故乡的“情书”,焉能不打动人心!

“她”书评

山川河流、街巷烟火,皆是热爱

李彬

重庆女性文化促进会副会长、

阅读部部长

乐之悦读会会长

今年年初,在香港工作的姐妹返渝,约了相聚鹅岭飞阁美龄咖啡,我正好带了一本重庆籍知名作家,也是我的好朋友吴景娅,亲签的写给重庆的情书《山河爽朗》赠与姐妹。

跟着文字游重庆

正好这本书里有一篇写鹅岭的文章《住在诗韵中的鹅岭》,她在文中这样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讲,鹅岭本身就是一首诗,小情小调又诡异独特,有点淡愁、婉约又暗蕴激情狂野,上阕是柳三变的雨霖铃,下阕却是东坡的念奴娇。” 在鹅岭读景娅姐的书,在景娅姐的书中读鹅岭,我和姐妹们都很喜欢。

我在乐之悦读会的社群里,经常这样推荐《山河爽朗》:这本书里有我们走过的路。《山河爽朗》描述了重庆的山山水水、人文与历史,里面一定有我们熟悉的地方,让我们跟着文字故地重游,还未去过的地方,也会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穿越古今赏渝州

我反复阅读的是《一座叫照母的山》,因为家住照母山的缘故,经常和家人去照母山散步,从不同的门进出,走过水泥大道,也走过崎岖陡峭狭窄的古道,几乎走遍了照母山的“咔咔角角”,我以为我爬过的照母山是立体的,没想到读过景娅姐的文字,才看到穿越古今、立体的照母山。她这样形容照母山:“远远望去照母山,觉得此山虽有龙脊之势,却无咄咄逼人的暴戾。它卧在那里,那么意味深长,恰到好处。在两江新区如云图般回旋着的浅丘地貌中,它如此低调,却成为众望所归的领袖。”

她这样翻开照母山的历史:“在两种雨中穿行,常让我恍惚,觉得自己会遇到一个人——此山的第一个居民,南宋时期重庆江北县洛碛籍的状元郎冯时行。”

她这样描述照母山的孝文化:“我们在照母山上能直观地阅读到巴渝传统中深厚而温暖的孝文化历史。它像一束坚定的光芒,从幽远的时代跋涉而来,走得艰辛,却仍抵达了我们内心。在如今新建的照母山庄,无论是屋檐瓦当的瓦头、岩柱的装饰,甚至亲子乐园的十二尊石刻上,出现最多的元素便是各种字体的‘孝’——甲骨文的‘孝’,钟鼎文的‘孝’,小篆的‘孝’,隶书、行楷、草书的‘孝’,像高矮胖瘦的各色人,像元、明、清、民国、现代的芸芸众生。”

于是,我把《山河爽朗》推荐给了我所有认识的人。

文以载情颂故乡

景娅姐用她特有的笔触描绘了重庆的山川河流、街巷烟火,记录了正在消逝的船工号子,逐渐隐入历史的棒棒军背影,老茶馆里即将飘散的茶香……字里行间倾注了对重庆深深的热爱。

读完景娅姐的《山河爽朗》,重庆的历史、山水、人文顿时在脑海里立体呈现,栩栩如生。

重庆好美,在景娅姐的文字里更美,值得反复品读。


推荐
1
最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