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女网 > 她们

致敬奋斗者系列报道 | 蔡雪丹:从滑雪“旅徒”走向人生旷野

来源:新女报 2025-05-04 18:02 浏览量:

编者按

从“旅行”到“人生叙事”,女性如何通过极限运动与深度旅行打破社会角色限制,重构自我价值?5月,新女报带来三位女性旅行者的故事,旅行+极限运动,于她们而言,是兴趣,是热爱,甚至是事业的新支点。

上期内容回顾:致敬奋斗者系列报道 | 罗晓韵:行摄世界,用影像连接万物

蔡雪丹

从阿尔卑斯山巅到人生旷野,滑雪于蔡雪丹而言,早已超越运动本身,成为一种隐喻—在速度与自由的交错中,在自然与人文的共振里,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叙事方式:勇敢、包容,且生生不息。

当雪板成为丈量世界的尺

“滑雪于我,是一场与自然对话的旅行。”回忆起与滑雪的初遇,蔡雪丹将时光倒回阿尔卑斯山脚下的某个冬日。彼时,她只是陪丈夫陈佳欣导演前往雪场的“旁观者”,却在阿尔卑斯山区小镇的氛围中,窥见了另一种生活可能—滑雪不仅是运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串联起自然、艺术与人的温情。陌生雪友的友好问候、山间咖啡馆的热拿铁、滑雪板才能抵达的隐秘雪景,让她逐渐意识到,滑雪可以是一枚打开世界的钥匙。

2018年,她决定亲自踏上雪板。没有专业教练,丈夫的指导和视频教程成了她的启蒙。从跌跌撞撞到流畅滑行,她逐渐理解滑雪的深层意义:“在阿尔卑斯,滑雪是一种生活方式。穿上雪板,你可以在森林、城镇甚至国界间自由穿行,感受人与自然的共生。”

雪场即人生旷野的缩影

如今,蔡雪丹的足迹遍布新疆阿勒泰与欧洲排名前十五的雪场。在她眼中,每一座雪场都是独特的“生命体”—奥地利伊施格尔(Ischgl)的年轻活力与音乐节狂欢、法国高雪维尔的奢华私人飞机跑道、瑞士采尔马特标志性的马特洪峰与红色爬山火车、霞慕尼冰川上那条“朝圣者大道”……她如数家珍。

“欧洲雪场的魅力,在于它们将功能性与人文性完美结合。”她描述法国阿沃里亚兹(Avoriaz)被丈夫誉为“悬崖雪镇”,建立在一个悬崖顶处的边缘,房屋层层叠叠,很像山城重庆。马路在冬日化作雪道,居民靠马车和雪猫甚至滑雪缆车通勤;圣安东的古董店里,90岁老奶奶讲述的珠宝故事,让她触摸到跨越时空的热爱;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更让她见证了陌生人之间无需言语的善意,这些旅行片段都成为她心中永恒的温暖定格。

从滑雪者到自然守护者

滑雪不仅改变了蔡雪丹看世界的角度,更重塑了她对世界的看法。

2024年,她创立品牌“回响星球”,倡导可持续的户外生活方式。“滑雪让我感知四季更迭的本质。自然给予我们一切,我们是否该以更谦卑的姿态回馈?”她以行动作答:“今年开始,我们往滑雪和荒野求生方向去探索和发展,主要探讨用适当的户外行为方式,倡导自然和生活方式的可持续性,比如滑雪旅行方式的可持续,徒步旅行方式的可持续等,一点点的能量汇聚,只是为了让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方式有所转变。”

热爱需扎根于敬畏与专业

作为资深玩家,蔡雪丹对新手入圈的建议务实而诚恳:“滑雪不是跟风,而是与自我身心的深度对话。”她强调科学训练与护具的重要性,更呼吁初学者“先感受,再学习,最后沉浸”。

当被问及女性在极限运动中的优劣势,蔡雪丹的回答充满力量:“女性当然可以挑战极限,但不必被‘极限’二字绑架。重要的是找到与自我对话的方式。”她告诉新女报记者,社会角色与生理差异或许让女性无法全然“冒险”,但滑雪旅行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以技能为基,以体验为锚,在自然中完成对生活方式的重新定义。

如今,蔡雪丹正将这份理念传递给更多人。从法国阿尔卑斯滑雪旅行到城市荒野求生营,她试图搭建一座桥梁,让更多女性在户外运动中“既探索世界,也回归本心”。

策划:新女报编辑部

记者:杨莉 李鳗亿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彭梦瑶

审核:陈茜


推荐
1
最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