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女网 > 健康 > 健康科普

这个病比分娩还痛?50岁以上人群更易中招!

来源:健康人报 周晋羽 2025-06-29 11:14 浏览量:

6月23日~29日为2025年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旨在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在众多威胁老年健康的疾病中,“带状疱疹”及其引发的剧烈神经痛尤为值得关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刘倩表示,年龄增长带来的免疫衰退,加上慢性病叠加,让50岁以上人群成为它的主要目标,需科学预防。

认识带状疱疹:不只是皮肤问题,更是神经之痛

带状疱疹是由长期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度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刘倩表示,我们首先要认清它的“真面目”:

疼痛先行或相伴:神经痛可能在皮疹出现前就发生,或与皮疹同时出现,甚至有人只有剧痛而无皮疹。

单侧带状分布:典型症状是在身体单侧出现呈带状分布、成群的水疱。

疼痛剧烈难忍:局部或沿神经带常伴有灼烧、电击、刀刺般疼痛,急性期疼痛程度可能超过分娩阵痛。

眼部疱疹风险高:10%~25%的患者会累及眼部(眼带状疱疹),表现为单侧眼睑肿胀、结膜充血、剧烈眼痛伴同侧头痛,严重可致角膜溃疡、影响视力。

耳带状疱疹:又名Ramsay-Hunt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一侧耳痛、耳部疱疹、同侧周围性面瘫三联征。

为何中老年人风险陡增?后果可能很严重

刘倩强调,即使平日身体健康,50岁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也会陡然增加,且带来的健康冲击往往更大。

免疫衰退是根源:随年龄增长,免疫功能自然下降,皮肤防御能力减弱,感染风险增加。

慢病叠加雪上加霜: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风险显著增高。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一旦患病,后果可能更严重:可能加重原有慢性病;疼痛更常见、更剧烈,易引发焦虑、睡眠障碍、生活无法自理;部分老人可能永久丧失自理能力,难以回归正常生活。

预防是关键,疫苗+生活细节双管齐下

1. 最经济的预防手段: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目前,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有限,以抗病毒及对症治疗(镇痛)为主,但现有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不佳,且后遗症治疗成本较高。因此,预防是守护晚年健康的关键,而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手段。刘倩建议,5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应尽早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哪里可以打?有需求的市民可以到就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预约。重医附二院(渝中院区)皮肤科也已全面开放带状疱疹疫苗接种服务,可通过医院官方渠道咨询接种事宜。

2. 筑牢免疫基础,健康生活做好4件事:

动起来:适度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提升免疫力;

吃对饭:多吃蔬果、肉蛋奶,少吃多餐护肠胃;

睡够觉:避免熬夜,保证7~8小时睡眠;

防着凉:注意保暖,减少上呼吸道感染风险。

击破谣言!关于带状疱疹的4大误区

误区1:带状疱疹只会长在腰上?

真相:错!它可出现在全身任何部位,如头面、肩背、四肢、外阴、臀部、手足甚至口腔。

误区2:带状疱疹不会复发?

真相:会!约6%~12%的患者会复发。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患自身免疫疾病、常熬夜等)复发率更高。

误区3:带状疱疹不会传染?

真相:有传染性!发病前期和急性期,通过接触水疱液可能传染给未患过水痘或未接种水痘疫苗的易感者。患者应遮盖皮损,直至完全结痂。后神经痛阶段的传染性很低。

误区4:小时候打过水痘疫苗,老了不用打带状疱疹疫苗?

真相:不对!水痘疫苗只能预防水痘,不能预防带状疱疹。两者是不同疫苗(成分、技术路线、目标疾病均不同)。预防带状疱疹,必须接种专门的带状疱疹疫苗。

指导专家


推荐
1
最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