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女网 > 健康 > 健康科普

《淬火年代》中“雷东宝”还没好 他这个病夏季高发

来源:健康人报 向娇 2025-07-04 13:22 浏览量:

近日,在热播的电视剧《淬火年代》中,演员杨硕饰演的“雷东宝”还是老样子,话说不清楚,饮食起居需要人照顾,手中的拐杖、脖子上用来擦嘴的毛巾成了他的标配。其实,如果他能在中风后进行早期康复,恢复情况可能更好。夏季是中风高发季,如果不幸中风,到底该何时进行早期康复呢?

中风常有5种表现

一旦发现立即就诊

重庆市中医院康复科主管康复治疗师廖江波说,中风就是平时说的脑卒中,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包括脑梗死、脑出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中风后由于大脑损伤的部位、大小和性质等不同,主要有以下5种表现。

1.眼睛一过性黑朦(突然眼前发黑,视线不清,但数秒后恢复);

2.说话困难或言语不清;

3.单侧肢体无力、麻木;

4.剧烈头痛或眩晕;

5.一侧面部无力或面瘫。

这些功能障碍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家人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诊。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即可进行早期康复

“早期康复有助于改善脑中风患者受损的功能,减轻残疾程度,提高康复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廖江波指出,早期康复对中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那早期康复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呢?

有研究表明,早期积极康复治疗对肢体功能恢复和减少继发障碍作用较大,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因此,对脑中风患者的治疗,应早期辅以康复治疗,只要充分掌握脑中风早期康复的条件,并对危险因素进行严密监护,早期康复不会导致病情加重及再发。

目前,康复医学专家普遍认为,只要中风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即可开始以运动为主的康复治疗。一般来说,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脑梗死)发病1周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2周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

患侧卧位定时翻身

早期康复要这样做

廖江波表示,早期介入康复是加速康复进程、缩短康复治疗时间的重要措施,通常在发病后1~2周进行。具体可以这样做:

1.通过正确摆放肢体和体位转换如定时翻身等,预防压疮、关节肿胀、下肢静脉血栓以及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感染等并发症;通过肢体的被动活动,保持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肿胀和僵硬,促进患侧肢体主动活动早日出现。

(1)最佳卧位——患侧卧位

偏瘫侧肩部应避免后缩而受压,偏瘫上肢应呈肩关节前屈90°,伸肘、伸指、掌心向上;偏瘫下肢呈伸髋、膝稍屈、踝背屈90°。头部取舒适位,躯干向后旋转,可用枕头支撑,健侧上肢放于身上或身后,避免放于身前,健腿呈屈髋、屈膝、向前,可放一枕头起支撑作用。

(2)尽量少用卧位——仰卧位

偏瘫侧肩胛骨下应垫薄枕,防止日后的后缩,偏瘫侧上肢呈肩关节稍外展、伸肘、伸腕、伸指、掌心朝下;偏瘫侧下肢呈伸髋、伸膝、踝背屈90°(足底可放支撑物或者穿丁字鞋,痉挛期除外),髋关节后可放一枕头,促使髋关节内旋;臀部、大腿外侧亦可放枕头,起到支撑大腿外侧,防止下肢外旋。健侧放于舒适位置即可。

(3)健侧卧位

偏瘫侧上肢可垫枕起到支撑作用,肩关节前屈90°,伸肘、伸腕、伸指、掌心向下;偏瘫侧下肢呈迈步状,即屈髋、屈膝、踝背屈90°,并用枕头支撑患侧下肢,避免患足悬空。健侧自然放置即可。  

2.通过局部机械性刺激,如用手拍打相应肌肉表面,及冰刺激、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和局部的气压治疗等物理因子治疗,使患侧肌肉通过被动引发收缩与放松,从而改善其功能。

3.通过针灸推拿深浅感觉刺激,有助于局部肌肉的收缩和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患侧肢体功能改善。比如,语言不利针灸廉泉穴、通里穴;口角歪斜针灸地仓穴、颊车穴;上肢不遂针灸肩髃穴、手三里穴等。需提醒的是,针灸须由专业医师问诊后进行。偏瘫患者的推拿主要以功能为导向进行,如拍打刺激屈肘的肱二头肌、伸肘的肱三头肌等,促进运动的产生;对于肌张力较高的病人,通过按摩肌张力较高的部位,可放松肌肉、缓解张力。

指导治疗师

(文/向娇)


推荐
1
最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