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女网 > 健康 > 健康科普

全民健身日丨天天运动不见瘦?中医:体质没对上可能白练了!

来源:健康人报 周晋羽 2025-08-08 16:22 浏览量:

图源:豆包AI生成

8月8日,第17个“全民健身日”即将到来。当下,健身和运动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并融入我们的日常。然而,许多人在实践中陷入困惑“天天跑步,体重纹丝不动”“挥汗如雨,却不见成效”……西南医院江北院区中医康复科主治医师刘俊指出,这背后的关键原因之一,可能是运动方式与自身体质不匹配。中医认为,不同体质人群的运动减重方式需“量身定制”。

体质错配:你可能正在流“无效汗水”

在中医看来,不同体质决定了身体对运动的反应方式。忽略体质差异,一味“苦练”,不但难瘦,还可能越练越伤。

1.痰湿体质

特点:身形偏胖、肉松易困、舌苔厚腻。

错误做法:频繁撸铁、暴汗训练,反而容易加重脾虚、湿气淤积,导致代谢更差、体态更沉。

2.阴虚体质

特点:怕热、心烦口干、舌红少苔。

错误做法:夜跑、热瑜伽等高温高强度训练,让本就缺津少液的身体“雪上加霜”,加重内热,容易导致失眠、上火。

3.气虚体质

特点:易疲劳、动则出汗、语声低弱。

错误做法:长时间高强度有氧训练,好比让电量不足的手机强行跑大型程序,越练越累,免疫力下降。

中医讲究“因人而异、因时而动”,减重也要量体裁“汗”,才能事半功倍。

三伏天减重怎么练?

不同体质有不同“打法”

现正值三伏天,本是排湿减重的好时机。但如何“汗”得其所,体质就是你的运动“说明书”。

1.痰湿体质:以“运化”为主,动中祛湿

推荐:中等强度快走、慢跑(30分钟)+八段锦(着重练习“调理脾胃须单举”等式)

原理:提升脾胃运化功能,推动湿浊外出。晨练最佳,避免湿热加重。

2.湿热体质:以“清利”为主,避免火上加火

推荐:游泳+拍打肝胆经(大腿外侧、内侧)

原理:水中运动有助于清热降火,拍打经络促进湿热排泄,避开午后炎热时段,防止内外热夹攻。

3.气虚体质:以“养收”为主,忌强耗

推荐:太极拳+散步

原理:舒缓运动可养气,增强体能基础。可晨起练太极,傍晚悠闲散步,切忌大汗淋漓。

4.肝郁体质(压力型肥胖):以“疏畅”为主,情志调和

推荐:拳击操(适度释放情绪)+拉伸胁肋部

原理:有氧+导引相结合,有助疏肝解郁,调畅气机。避免情绪激动时剧烈运动,宜“快中有静”。

60秒体质自测:

快速找到你的运动“密码”

体质辨识虽需专业判断,但日常可通过三步初步自测:

  1. 看舌苔(晨起、刷牙前观察最准确):

舌苔厚腻像抹了奶油→痰湿体质

舌红少苔、干裂→阴虚体质

舌体胖大、有齿痕、颜色淡→气虚/阳虚体质

舌苔黄腻、舌红→湿热体质

  1. 观察出汗状态

稍动就大汗淋漓、汗味淡→气虚(“固摄无力”)

汗多、粘、有味→湿热

夜间盗汗、烦热不安→阴虚

  1. 自我感觉问答

常疲劳、说话没力、懒得动→气虚

身体沉重、口中黏腻、容易胖→痰湿

易怒、口苦、胸闷湿热→肝郁

手脚心热、口干想喝冰→阴虚

不同体质的运动“红线”

你中招了吗?

三伏天是减脂的黄金期,但也是运动风险较高的时期。不同体质需守住各自“红线”:

1.气虚/阳虚体质

红线:正午暴晒、大汗、剧烈运动

建议:清晨或傍晚轻运动,适量出汗,喝温开水,小口多次补液

2.湿热体质

红线:午后高温+潮湿环境剧烈训练

建议:选择通风良好地点,运动后及时擦汗、沐浴,适当饮用赤小豆薏米水

3.阴虚体质

红线:长时间高温运动、熬夜

建议:室内适温运动为主,补足水分和睡眠,可适量饮酸梅汤、生津茶饮

4.痰湿体质

红线:湿气重时剧烈运动,或运动后贪凉

建议:避免雨后湿气重时外出,运动后保持身体干燥,忌食甜冷饮品

温馨提示:若对自身体质有疑问,或有个性化运动调理需求,建议前往正规中医专科或医疗机构做专业评估。

指导专家


推荐
1
最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