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脑梗专家自曝确诊腔梗,除了“过劳”这些高危因素都值得关注
据报道,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导李轶在视频中苦笑着告诉网友:“大家好,我是李轶,我今年45岁,我也
图源:新闻晨报
脑梗高危因素多
“过劳”也需注意
据李医生的磁共振报告显示,他确诊的是“双侧额叶及放射冠区腔隙性梗塞灶”,也就是俗称的“腔梗”,属于脑梗死的一种。不过,目前他没有症状,是在体检中发现的,还不需要进行治疗。
脑梗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血管狭窄、抽烟喝酒、肥胖、过劳等。李医生表示,他没有别的因素,只有一项“过劳”!据了解,他曾因过度疲劳引发间歇性失聪,经常半夜做急诊手术……常言道:“医者难自医。”李医生自嘲:“我天天治疗脑梗,最后我也得了脑梗!”
头痛头晕肢体麻木
要当心脑梗“预警”
1. 头晕头痛
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持续性的头晕、头痛,要警惕高血压病,经常监测血压。如果发现血压升高,及时去专科就诊,给予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减少脑梗塞的发生。
2. 视力模糊
由于
3. 肢体麻木
高血压患者在脑梗来临前,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患者可能会感觉一侧肢体麻木、疼痛、蚁走感等,甚至出现走路不稳、跌倒等情况若出现上述情况,需要立即就诊。
4. 言语不清
这是因为高血压导致脑部血管病变,使得语言中枢受损。患者可能会感觉说话困难、发音不清、言语不连贯等。
快速判别脑梗有个简单方法——“中风 120”。
“1”:看1
“2”:
“0”:(聆)听语言,是否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若符合上述任何一条,务必立刻拨打120,送往具备救治能力的专业医院,千万别错过救命的黄金时间窗。
控制基础病
预防脑梗再次发生
杨清武教授提醒,发现脑梗后,需要注意预防脑梗再次发生。
1. 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高等都是脑梗塞的常见基础疾病,有基础疾病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保持血压血糖血脂稳定。同时,要注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等。
2. 改善生活习惯
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同时,要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等。
3. 定期体检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脂、血糖、心电图等检查。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治疗。
指导专家
(文/向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