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金”正在崛起,年轻人重塑财富安全感
这届年轻人正在改写“三金”的定义。
2025年10月,随着大A跌宕起伏一度攀上3900点,黄金高歌猛进一路上行超过998元/克,门店挂牌金价突破1200元/克……年轻人对实物黄金的购买热情开始回落,但对“新三金”配置及理财的热情再度高涨。
理财和财商学习,正在成为更多年轻人的“人生必修课”。
——新闻背景——
名词解释:“新三金”
图源:蚂蚁财富
“新三金”——即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黄金基金,是当下年轻人流行的理财组合。
在“新三金”组合中,货币基金扮演着“现金管家”的角色。
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如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等。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以其灵活性和流动性成为年轻人存放短期备用金的首选,可以随时存取,每天可以看见的收益金额,也能切实感受到资金的增值。
债券基金是“新三金”中的收益担当。其主要投向国债、金融债等低风险资产,因风险低于股票,收益高于货币基金,逐渐进入更多年轻人资产配置的视野。在年轻人的理财圈中,购买债券基金就像是一场充满仪式感的“收蛋”游戏,每0.01%的净值波动被称为 “一个蛋”,正收益是“收蛋”,亏损则是“碎蛋”。在社交平台,不少网友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收蛋”日记,交流“养基”心得,享受积少成多的理财乐趣。
黄金基金并非直接购买实物黄金,而是“线上黄金”。通过基金公司的操作,投资黄金相关的金融产品,主要有黄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黄金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和黄金股票基金三类。上海黄金交易所数据显示,25岁以下投资者占黄金ETF持仓总量的34%。黄金基金“无纸化”投资门槛低、交易便捷,且省去了实物保管和加工损耗,相当于以最低成本直接参与国际金价的涨跌。
观念变迁:从婚嫁“三金”到理财“新三金”
黄金ETF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4.1.1-2025.6.3
曾经,“三金”(金镯子、金项链、金戒指)是婚嫁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信物,是家庭财富的代际传递,承载着父母对子女新生活的美好祝愿。如今,这一概念正在被年轻人重新定义——在组建小家庭或是个人收入有余量的时候,为自己和自己的小家庭配置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黄金基金,被称为“新三金”。
这一转变背后,是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和年轻人理财观念的颠覆性革新。当代年轻人正用行动表明:真正的“家底”,不是一时的物质积累,而是持续优化的财商和稳健的财务体系。
随着我国居民储蓄习惯的改变和理财渠道的多元化,一场静悄悄的“财富观念革命”正在年轻群体中蔓延。
行业趋势:理财方式代际差异明显
图源:商业观察杂志社
与父辈偏好银行存款、房产等传统理财方式不同,“90后”“00后”群体呈现出鲜明的理财新特征——
数字化程度高:年轻人普遍通过手机App完成理财操作,点击几个确定键就可以购入一笔理财产品,决策时间远远短于传统理财方式。
知识获取主动性强:超过65%的年轻投资者会通过专业网站、财经课程系统学习理财知识,而非依赖银行客户经理推荐。
风险意识提前觉醒:相比父辈“亏钱才成长”的经历,年轻人通过模拟交易、知识学习前置性建立风险观念。
多家金融公司认为,降低门槛、简化操作、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是服务年轻客群的关键。
数据透视:年轻人选择背后的经济逻辑
社交平台上理财分享众多。图源:小红书
“新三金”的流行不是偶然,而是年轻人对财富保存方式向线上化倾斜的自然表现。今年以来,股票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基金罕见地实现同步增长。
据蚂蚁财富发布,截至2025年4月底,平台上有937万“90后”“00后”用户同时配置了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黄金基金。这一数字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5%,显示出年轻群体对稳健理财的迫切需求。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38%。在投资者数量方面,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36亿个,较年初增长8.37%。与银行理财规模同步增长的,还有基金产品的规模。截至2025年8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6.25万亿元,再创新高。这是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今年以来第五次创下历史新高。
当下,中国居民理财观念正经历了一场变革:银行理财规模突破30万亿元,公募基金站上36万亿元新高,私募基金走向专业化。这组数字背后,是普通人从“唯存款”转向多元配置的思维转变,是百姓财富观念重塑的直观切面。
——年轻人的“新三金”实践——
从准新人的婚礼预算到单身女性的底气储蓄,货币、债券、黄金基金构成的 “新三金”,已成他们打理财富的新选择。
制图:豆包AI
准新人的“新三金”革新
30岁的张先生和26岁的未婚妻林女士都从事互联网行业,在筹备婚礼时面临着一个关键决策:如何处置双方父母提供的10万元“三金”预算。
“最初,我父母坚持要按传统买实物黄金,认为既有仪式感又能保值。”林女士回忆道。但张先生看着今年居高不下的金价认为,传统金饰存在明显的“溢价效应”,金饰价格通常会在金料价基础上增加20%~30%的加工费,而变现时却只能按原料金价计算,一进一出可能损失超过15%。
经过多次家庭会议,这对年轻人最终说服父母,将原本用于购买传统“三金”的预算,转而配置为“新三金”理财组合。
他们将10万元资金分为三部分:5万元(50%)存入货币基金(余额宝),作为应急资金和短期流动性储备;3万元(30%)购买中低风险债券基金,作为中期稳健增值工具;2万元(20%)定期定额投入黄金ETF联接基金,作为长期避险资产。
这对准新人还计划将每月收入的10%继续定投“新三金”,并将其作为未来家庭理财的核心组成部分。
新姐特别提醒:准新人用“三金” 预算理财,要优先保障婚礼资金的灵活性,避免因产品锁定期影响筹备节奏。选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时,务必通过银行、持牌基金公司等正规渠道,仔细核对赎回规则与风险等级。
也可定期和父母同步理财进展,既巩固家庭共识,也能共同规避风险。此外,定投需长期坚持,别因短期波动盲目调整,让 “新三金” 既适配婚礼规划,又真正助力家庭财富稳增。
单身女性的财富底气
31岁的陈悦(化名)是一家品牌汽车5S店的销售,月入1W+,但并不稳定。她的理财意识源于两年前的一次职场危机,“那一刻我意识到,财务独立才是真正的独立”。
从此,陈悦开始接触理财,学习理财知识,为自己配置定投基金。“一开始是在社交平台上看别人推荐,跟着前辈了解组合基金,再进入雪球基金APP去跟投,一般一期1000元,也可以自己调整份额。”
因为今年的黄金一路走高,陈悦的黄金ETF收益直接翻倍。“我的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基金基本上是1:1:1,有时候看到黄金基金涨得厉害,也非常想全部买成黄金基金。但是忍住了,之前建立的理财框架阻止了我。”
通过理财知识学习,陈悦坚定地把手上的存款分为活钱管理、稳健增值和风险对冲三个部分。“这种结构既保证了流动性,又能实现资产稳步增长,虽然没有在今年这一波黄金行情里All in,实现收益翻倍,但是长期来看风险是比较小的。”陈悦表示。
坚持20个月后,陈悦的“新三金”组合市值已超过8万元,年化收益率达到13.38%,远高于同期定期存款利率。“最重要的是心理层面的变化。”陈悦分享道,“每次看到自己也有‘被动’收入了,就有一种踏实感”。
新姐特别提醒:理财如今自带社交属性,据小红书数据,2024年“年轻人理财”相关笔记浏览量超3亿次,各个社交平台正成为分享与互动的“新阵地”。尝试理财的年轻人或是组建群组,通过每日打卡、晒收益、复盘消费等方式互相监督,或是分享成功案例,剖析亏损教训,颇为热闹。
社交化理财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助力理财知识普及的作用,但网络上人员鱼龙混杂,可能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华丽包装,以高回报等方式吸引年轻人进行投资,建议通过正规渠道投资理财。此外,还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避免隐私泄露。
——理财师意见——
理财师@奕江
Q:对“新三金”配置比例有什么建议?
A:“新三金”配置需结合个人风险偏好和资金用途灵活调整,核心是平衡流动性、收益与抗风险能力。从风险控制角度看,“新三金”要注意配置比例,建议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基金之间的比例为3:5:2,以避免单一资产风险。
Q:新手理财要注意什么?
A:理财成功的关键不仅是策略正确,更需要心理成熟。
一是不要过度关注短期波动。债券基金和黄金基金都会有小幅波动,这是正常现象,应关注长期趋势。
二是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新三金”的核心是稳健,不要因为看到他人炒股暴富就轻易改变策略。
三是不要忽视定期定投纪律。市场总有波动,定期定投可以平滑成本,是积累财富的有效方式。
Q:每月基金定投,长久来看是不是能获得比较稳定的正收益?
A:虽然定期定额投资是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并不能规避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这里也要提醒大家,相比于固定存款,基金风险和波动要大得多。它更适合作为资产配置的一环而非重仓或单一布局,建议依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
——新姐说——
“新三金”现象只是年轻人理财意识觉醒的起点,这背后是年轻一代对财务自主、生活掌控感的深刻需求。理财逐渐成为每个普通人的必修课,安全感不再来自单一的高收入或者大额存款,而是源于科学的资产配置和理性的消费投资观念。
与此同时,理财行为本身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从一次性投资到定期定投,从单一产品到资产配置,从短期投机到长期规划……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理财中获得成长、思考,无论是赚还是亏,都是建立“财商”的过程。
新姐再次唠叨几句:
不要“梭哈”!坚持多元配置。
不了解的地方不要去!充分了解相关基金的风险。
不要跟风投资!看清自己的投资需求、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期限更重要。
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策划:新女报编辑部
记者:李鳗亿
编辑:彭梦瑶
二审:郑旭鹏
三审: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