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来信”特邀督办员来了!2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获聘
10月31日,重庆日报新重庆客户端“人民来信”平台特邀督办员聘任仪式暨首期现场调研交流活动在重庆大学设计创意产业园举行。2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获聘成为“人民来信”平台特邀督办员,重庆大学设计创意产业园等8家单位获“‘人民来信’基层服务工作站”授牌。

▲10月31日,沙坪坝,“人民来信”特邀督办员聘任仪式现场。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10月31日,重庆日报新重庆客户端“人民来信”平台特邀督办员聘任仪式暨首期现场调研交流活动举行。重庆大学设计创意产业园等8个“人民来信”基层服务工作站正式揭牌。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陈小敏,市政协研究室副主任陈美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刘长发出席。全国政协委员卢跃富,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周秋含,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副总经理罗玉洁分别致辞,特邀督办员代表伍成莉、毛铁、彭学平发言。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处副处长高原,新重庆客户端常务副总编辑张一叶等参加活动。

▲10月31日,与会人员在沙坪坝区合影留念。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门办报办媒体、正确处理人民来信、听取人民声音,是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周秋含在致辞中说,在万物互联、数智融合的当下,主流媒体不再是单一内容生产机构,更应是高质量发展的有机载体、城市治理的有机平台。作为权威党报,将始终坚守党媒初心,与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道,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优势,集合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共商共治,推动政企、政民有效互动赋能基层治理,推动重庆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副总经理罗玉洁致辞。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罗玉洁在致辞中说,60多年来,重大设计总院逐步成为以咨询为先导,规划为引领,建筑、市政、景观等设计为重心,全过程咨询、工程总承包为主要模式的“一站式”综合大院,始终致力于公共空间升级与民生功能优化等,将建筑和规划设计的智慧融入城市肌理,以此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贡献力量。她说,此次受聘为“人民来信”特邀督办员后,将与各位代表、委员一道,为重庆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建言献策,通过“人民来信”平台,更好地履职尽责、凝心聚力为群众服务。
据介绍,“人民来信”是重庆日报新重庆客户端重点打造的融媒交互应用平台,是党媒参与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创新实践。2024年9月上线以来,“人民来信”努力实现市民多元互动、政府有效协同,通过积极参与“八张问题清单”,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来信转办回复、“人民建议”常态征集等,为各区县各部门“一把手”构建网上群众工作阵地。截至今年9月,平台多项事务被纳入市区级清单,解决问题近7000件次,曝光量超3.5亿。
一年来,“人民来信”平台根据节点联动代表委员推出系列活动。如,“新重庆 新期待 人民来信@代表委员,亮出两会‘高言值’”征集活动,收集到1300多个好点子。平台来信中,民生话题、基层治理领域来信占比超七成,助力代表、委员履职尽责效果良好。

▲特邀督办员代表、市人大代表伍成莉发言。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特邀督办员代表、市人大代表彭学平发言。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此次获聘成为“人民来信”特邀督办员的是:黄爱龙、彭静、卢跃富、米佳、彭学平、伍成莉、吴嘉斌、李长洪、徐高、周书永、吴言才、段兴华、熊正芳、谭治义、吴仁秀、罗玉洁、邓洪英、毛铁、王彦、汪梦琪。他们将与“人民来信”平台一道,更好联系服务群众,收集掌握广泛社情民意,对群众来信办理进行督办,共同为城市治理建言献策,参与相关研讨、调研活动等。

▲10月31日,特邀督办员代表、九龙坡区政协委员毛铁发言。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人民来信”不止于“听”,更在于“办”;不止于“报”,更在于“督”。特邀督办员的聘任,标志着“人民来信”平台迈入了代表委员深度参与、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新阶段。
活动中,重庆大学设计创意产业园、重庆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渝中区上清寺街道、渝北区大湾镇政府、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江北区江北城街道桂花街社区、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毛铁委员工作室等8家单位获“‘人民来信’基层服务工作站”授牌。工作站成立后,将依托“人民来信”平台党报党端资源优势,结合实际开展符合平台属性的服务群众活动;平台也将在相关节点邀请律师、医生等,与各站点一同举行线下活动,不断拓宽为民服务新场景。
座谈前,与会人员还参观调研了重庆大学设计创意产业园。


编辑:彭梦瑶
二审:李鳗亿
三审:陈茜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