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女网 > 热点

毕设毕展,这届大学生用年轻的创意点亮重庆

来源:新女报 李鳗亿 2024-06-28 12:14 浏览量:

青春如画,时光如歌!

凤凰花开的六月,

是最热烈最灿烂的毕业季。

今年六月,重庆多所高校为莘莘学子的毕业作品举办了毕业展,创意、诗意……从艺术到工科,每场毕业展示,都是在为毕业生们摇旗呐喊、加油鼓劲,也都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亮色,吸引着大众的目光。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们在一场场展与秀中,为重庆独特的城市气质注入开放、包容、创新的活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繁花硕果的毕业季,欣赏“新脑子”带来的美妙创想!

四川美术学院——“开放的六月”

2005年6月10日,四川美术学院开中国高等艺术院校之先河,率先打开了校园、美术馆和教室的大门,让普通市民得以穿越横亘在象牙塔和生活世界之间的高墙大门,走入艺术的殿堂,感受艺术的创造和精神之美。

“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游”从学校的毕业生作品展,逐渐成为备受关注和广受欢迎的艺术活动,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文化事件。

从最初的打开校门,到单届观众超过40万人次,加上与政府、媒体及社会资源深度合作,“开放的六月”逐渐汇成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美育大江大河,成为重要的城市文化IP。

2024年初夏,上万件毕业创作和设计成果铺陈在重庆当代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和虎溪公社。“开放的六月”二十周年回顾展、“美术馆之夜”公共美育周、9个二级学院轮值举办的“特色主题日”在黄桷坪校区的都市园林和虎溪校区的田园诗意间登场。在青年人自带的未来属性中,一场艺术的青春风暴掀起全城热浪……

优秀作品巡礼

《∞》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王伟名(本科)

指导老师:肖志、李杰

作品用“兼工带写”的表现形式,将宿墨和鲜墨进行交错融合,描绘了一个凝望画外的未来幻想机械生命体。细胞、脑电波、芯片、心脏,城市…交汇延展成不确定的“她”。“她”的眼神提醒着人们需要认识到“新生命”到来的必然性,做出正确选择和充分准备,在新技术、新业态、新实践的新构建时期,数智同行共创未来。

《麦田里的她和它们》课程设计

艺术教育学院林旨丞(本科)

指导老师:赵建华


基于视觉艺术的课程学习总结,结合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通过视觉艺术的表达方式,尝试把探索和分享对世界的认知的方法进行传递。

《邓静妈妈的遗愿清单》

影视动画学院王意龙、朱祉光(本科)

指导老师:王淼


作品通过短视频策划拍摄、数字技术、AI技术的综合运用,充分结合VR平台设备的沉浸体验及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力,多维度探讨了人在面对生死时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选择。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数字技术在科技弥补遗憾方面确实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和潜力。

《蓝境》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中国画艺术闫祺(研究生)

指导老师:康益


作品选用大型工厂群为主题,展现了一个似乎无穷无尽的迷宫般的建筑形式。循环往复的符号细节和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符号化语言形式的视觉形象。

《在凌晨之前走远》

造型艺术学院版画艺术刘言(研究生)

指导老师:刘彦瑢


琳琅满目的植物是居住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自然的触碰也是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该系列是对每天将自己困在水泥砌筑的城市楼房中,与自然分离的反思。

《烈火骑士——龙麻子》

造型艺术学院雕塑艺术苏小林(研究生)

指导老师:彭汉钦

作品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去塑造一位普通“摩托骑士”在大灾大难中的英雄形象。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用木雕的创作方式来刻画出人物休息瞬间的生动情绪,体现普通百姓对家园的守护、关切之情,大爱无疆的精神,展现出新时代新青年的责任感。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正当时”

说到艺术展,西南大学美术学院也是今年浓墨重彩的一笔。

5月24日,西南大学美术学院2024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开幕;6月12日,西南大学美术学院2024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开幕。6月的西南大学博物馆展厅,艺术之美生生不息,市民可凭身份证免费参观。

本次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以“正当时”为主题,展示了65位硕士毕业生的200余件优秀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雕塑、设计等多个艺术门类。作品从时代变化、中国之进和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之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全面展示了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展览作品主题丰富,形式、语言多样,材料运用别具一格。作品中不乏对传统艺术的弘扬与创新,也有对当代艺术思维的探索与表达,更有对重庆本地人文风情与历史的记录与表现。生动刻画出社会百态与人民生活,从细节入手,从大局出发,将祖国事业的繁荣发展、大好河山的秀丽磅礴与不可磨灭的时代记忆,充分反映在线条的流动与变化之中,展现出青年艺术学子的扎实功底、独特的审美趣味与深厚的家国情怀,为观看者带来一场丰盛的艺术盛宴。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段运冬深情寄语毕业生——

探溯近百年学院历史,这个共同体的成长,她的艺术视野、品性、格局始终都与近代中国,与近代中国的艺术血脉息息相关。一届又一届美院学子,正将这种底蕴与传统青蓝相接,薪尽火传,芬芳其远。

新时代的使命与我们的学术传统也是一致的,正是一种源于注重民生又回馈民众的不竭生产力,是艺术理想与国家命运的一体共生。艺术学科的价值,最根本的衡量标准在于,是否能帮助更多人找到、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对于我们美院人来说,艺术不只在于外化的坚持,形式的创新,更在于内化的修行,在于“崇德树艺,坤厚至美”之学院精神的知行合一。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陈刚以著名美学思想家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中提及的“人生三重境界”寄语同学们——

一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恰如同学们的学习阶段,是学业,意在立志,在学业上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在挫折中成长,在学业上的执着与突破,于是有了今天的展览,这是对自己的学业阶段最好的总结。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宛如同学们即将进入社会阶段,是事业,贵为坚持,在事业中要勇面挫折,守住寂寞,对自己选择的目标坚定不移,锲而不舍地耕耘。三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好比人生的收获阶段,是学业、事业、家业的合而为一,此为自由,是自我与周遭的和解,是对生命的感悟。

申博伟《侠客行》

樟木、锡

指导老师:王林

梁庆文《执子之手》

架上装置

指导老师:刘元

黄鸿儒《吾栖之地·山城夜色》

套色木刻

指导老师:彭伟

刘谦《新枯山水》

玉米石材

指导老师:陈刚

蒋欢《朝阳1》

纸媒印刷

指导老师:李炅

王俊杰《云梦》

树脂

指导老师:陈刚

田苗《新时代敦煌梦之未来》

纸本水墨

指导老师:权锦鸿

刘麟麟《谁会在乎一只兔子的心事》

纸本设色

指导老师:朱晓丽

李丽娜《画禅室随笔节选》

纸本水墨

指导老师:胡长春

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遇见未来”

如果说毕业生们为大家奉上的艺术展与科技展有什么共通之处,那就在于都能让我们“遇见未来”。

6月13日上午,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202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毕业设计展在重庆大学两江校区举行,未来工程师们的“毕设”让科技照进现实。据悉,2024届毕业生包括首届明月科创实验班28人,卓越工程师班124人。

认识明月班

明月班自2020年9月开班以来,经过四年的教学实践,首届明月班28人,共5个团队获得50万元探索期投资,其中“无界启航”团队研发的盲文阅读器和“起源未来”团队研发的智能制冰机分别获得300万元天使轮投资。盲人阅读器以阅读为切入点,致力于将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相融合,为盲人提供智能生活解决方案。制冰机团队成功研发出透明大方冰制冰机,完美解决冰饮爱好者对高质量冰块的需求。

认识卓越班

卓越班是面向重庆大学和重庆市10余所高校理工类专业,采用3+1模式从重庆市各高校大三年级选拔进入工程师学院完成1年的项目制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2023年至今,已完成2届学生累计300余优秀毕业生的培养。

2024届卓越班从中国汽研、长安汽车、地平线、希迪智驾、固高机器人、李群自动化、欧卡智舶等优秀创新型企业形成100余个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展现场,参展学生结合作品海报、实物样机与仿真模型,对其毕业设计成果的应用前景、研究思路、研究成果等进行了现场讲解与演示。

智能制造、机器人应用创新方向

固定翼运输无人机结构仿真解算监控

曹茂、刘俊峰、周衡、张娅娅、张雨林、张可

指导老师:宋朝省、魏榛


本课题旨在探索和开发一款16kg级别的固定翼无人机,主要聚焦于快速、低成本地运输医疗用品、紧急物资和商业包裹。通过优化设计和技术创新,提升无人机的性能和效率,以满足不同运输需求,确保在各种紧急情况下提供可靠的物流解决方案。

切备菜机器人(2020级首届明月班)

陈欣宇、周祎博、向丹桐

指导老师:张雷


在餐饮业自动化方向,切备菜机器人可以提高厨房效率;未来家庭厨房中也会出现切备菜机器人,帮助忙碌的家庭快速准备食材。

大语言模型课题组

王一鸣、杜岳芊、刘静卉、周博翰、龚琳茜、祝语嫣

指导老师:孙家宁


本课题组致力于打造一个经过微调的大语言模型驱动的可交互虚拟数字人Demo,该模型采用卓工院专属信息进行定制化部署,旨在为学院提供咨询介绍服务,以增强信息传递的互动性和时效性。

Delta三轴机械臂的设计与开发

韦欣岑、毛毽

指导老师:王见


Delta机器人结构简单安装过程方便,驱动比较容易,速度快,并且这种机械臂的结构使其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有很好的动态性能,尤其适用于快速的装配、分拣、包装等工业应用,对抓放、拾取的机器人的设计、控制具有借鉴意义。

三旋翼无人机(2020级首届明月班)

汪洋

指导老师:魏榛


三旋翼无人机通过非对称布局,从而提升旋翼空间利用率,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能量利用效率提升无人机续航表现,还能降低无人机构建成本。在电力巡线农业撒药等领域都能显著降低成本,减少起降架次,提升工作效率。

智能网联汽车方向

基于C-V2X的协同车速优化系统设计与应用

梅诗远

指导老师:刘凯


本套基于C-V2X的协同车速优化系统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路口场景,根据C-V2X通信获取的环境信息,实现车路协同控制,优化车辆行驶速度,减少不必要的加速、减速及怠速等操作,有效提升交通效率,减少车辆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推动智能交通系统可持续创新发展。

基于应用层协议的车路云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黎佳鑫

指导老师:尹云飞


系统基于自定义应用层协议设计出云端-车端通信控制平台,并在充分分析智能网联汽车驾驶场景需求的前提下此为核心技术为基础开发出远程驾驶和盲区行人检测两个具体应用,验证了云端计算在车路云协同方案下的可行性并对通信时延进行测试以确定后期优化方向。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云”

6月14日晚,“2024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汇报展”在学校南山校区田径场举行,让华服之美在重庆的夜色中盛放。

汇报展主题为“云”,共展出了80套以3~12岁儿童为主、融合亲子关系的特色儿童服装与亲子服装,持续以亲子服装探索亲子关系的艺术转换。

“云”可指“云装”,仙人以云霓为衣,借此延伸出对传统服饰的关注与创新,鼓励设计师们把设计的目光放到民族文化、传统工艺和民族服饰中。“云”亦可指“云端”“云计算”,旨在以虚拟现实为创作手段,实现无限想象的具像化,呈现出独特的数字艺术时尚语言,鼓励设计师们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展现对数字化时尚的新思考。

镂空的藤编配饰、多彩的剪纸元素、垂顺的流苏样式、逼真的蝴蝶造型、科技感的未来风格……整场发布从表演编导、妆容设计到舞台呈现呈现了传统工艺、数字技术、时尚创意和审美理念的交叉融合。

此次优秀毕业设计作品汇报展体现了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青年设计师们以人为本,以服装为媒,活跃、开放、前瞻的设计态度,探讨了服饰文化传承、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等多元主题,讲述了服装与服饰设计独特而生动的故事,传递着他们对历史的承继、对时尚的理解和对未来的展望。

2024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女装设计奖作品

《交织现实与虚拟之间》

2020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贺鑫鑫、杨爽、张姝悦

由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共生关系得到灵感,在创作过程中将文化、历史进行不断传承、创新,更好的融合,更加与时俱进符合人们当下审美。不断沉淀与升华,探寻一个统一的艺术与审美。现实与虚拟的结合,延伸至传统与未来感的结合,非遗手工艺中国结代表了现实世界,未来感的液态金属代表了虚拟世界。

第29届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优秀奖”作品

《如果风有形状》

2020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汪孟柯



灵感源于“风”。风吹过来往往都是一瞬间,设计师想凝固这一瞬间,运用到服装上。但风没有具体的形状,要想捕捉风的形状,只能去寻找风。后来,汪孟柯联想到小时候吹泡泡的经历,泡泡和风一样都是一瞬间,风吹过来,泡泡便有了形状。

编后语

“光阴荏苒,春华秋实。”每逢学生毕业的时节,各大院校都为孩子们的毕业展倾注了大量的时间与心血。

一年一度的毕业展对于参展的大多数学子来说,既是人生中的第一个展览,意义非同寻常;也是对自己求学多年的一个郑重交代,珍而重之;更是打开前途之门的敲门砖,饱含着对未来的期望。

毕业展,不仅是展示学科毕业生学习、实践的艺术、学术成果,也是向全社会展示高校的教学成果与教育状态,全面接受社会的检验。毕业展,也不再是艺术界内、美术院校中的自娱自乐,日渐成为社交网络中的流量热点,群体性参与的文艺派对。

让大学生的创意作品走出校门,走近市民、走向市场,让新锐的创意对接真实的需求,让新生设计力量对接未来人才需求,是全社会都乐于看见的美好场景。

明年,我们毕业展再见!


推荐
1
最新
TOP